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夺得18金20银23铜,领跑金牌奖牌双榜,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记忆。“祝贺跟不上夺牌速度”的背后,是数不尽的汗水和付出。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包括纪立家在内的24名运动员出现在突出贡献个人名单中,北京新闻广播记者带您走进这位给我们带来精彩与感动的残奥单板滑雪远动员,感受他的拼搏和坚持!
3月7日,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决赛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中心落下帷幕,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升起三面五星红旗。
经过一上午1/4决赛、半决赛以及决赛的角逐,现场的气氛也达到了高点:
现场:这一成绩一定会被载入史册。
纪立家、王鹏耀和朱永钢包揽该项目前三名,他们身披国旗站在赛场中央。
滑至终点处的纪立家将整个身体扑在雪地上很久,再站起身已是热泪盈眶,夺冠后,他感觉像在做梦:
纪立家:其实真没想到我今天能拿到这块金牌,就跟做梦一样,这6年以来我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每年都会在队里有一个多月是睡不好觉的,在半夜醒了之后我的身体就会出汗,当时压力特别的大,特别的紧张。
记者在2021年去张家口探访他们团队训练:
记者:负重深蹲你这一天的训练大概得蹲多少个?
纪立家:最多的也就是170。
19岁的纪立家,在2021年已获得过世界杯分站赛、亚洲杯、全国残运会等比赛冠军,是当时世界上残疾人单板滑雪男子上肢组积分最高的运动员。因为左前臂截肢,他在进行杠铃硬拉训练时,会在截肢处缠上特制的钩子,用钩子勾住杠铃杆拉起杠铃。时间一长,左前臂截肢处磨出了一圈老茧。因为加大了训练量,虽有老茧保护,截肢处仍经常被磨出水泡。说到这里,纪立家并没当回事儿,我国开展残奥单板滑雪运动时间不长,2018年才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比赛。
纪立家:18年国内很少滑,在新西兰的时候集训,第一回滑的时候,在坡上你一下就飞出去了,落地一下就摔了。
国旗在冬残奥会赛场上飘扬,这是19岁的纪立家坚持六年的梦想,体育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也想成为全国八千万残疾人朋友的骄傲。
纪立家:夏天的时候干什么,我都会穿长袖,因为我不想露着我这个残肢。接触体育以后,感觉从黑暗中走了出来,我会做好8000万残疾人朋友的榜样。
跟纪立家一样,王鹏耀和朱永钢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个感谢的就是祖国,单板滑雪队工作人员刘红艳做了详细的补充。
刘红艳:国家保障,从他们家庭、训练器材、心理、训练场地、食宿各个方面很多,从科研方面也都在保障。科研方面是哪些?运动员不都是残疾孩子么,他们的假肢各方面的都很多,包括他的生理指标,都会帮他们去分析,白天训练完,晚上他至少自己要训练一个小时,就是体能方面,他不想辜负国家对他的期望。
对于这支2016年才成立的队伍来说,成功的秘诀还包括队员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
刘红艳:他们太团结了,真的都在互相关心,比赛的同时,每个级别都在互相带,我就会看见谁不行了,下来之后他互相去接,分析怎么滑。这帮孩子,每个人都长了隐形的翅膀,他们会越飞越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