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亚洲人物导刊//当代艺术史的大转折:仡佬派十八罗汉诞生记

当代艺术史的大转折:仡佬派十八罗汉诞生记

谯达摩

1.电话

2022年3月的某一天,我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东边的巢·咖啡馆看书,写诗。突然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我问:“哪位?”“大哥,我是张国成!”听着如此熟悉的声音,我迅速想起了在北京望京开公司的老乡兄弟,他的名字叫张国成,一问,果然是。

2.张国成

2011年12月9日上午,我和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清华大学教授邱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总宽等孔子和平奖评委给当时的俄罗斯总理(现在的总统)普京先生在北京香山煤厂街10号举行隆重的孔子和平奖颁奖典礼。2010年12月9日上午,首届孔子和平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新闻大厦隆重举行,首届孔子和平奖得主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获奖理由是2008年从台湾到大陆的破冰之旅,化解了海峡两岸上空的战争阴霾。俄罗斯总理普京先生2011年因为“坚决反对北约轰炸利比亚”获得了第二届孔子和平奖。

大约是2012的夏天,经清华大学的费毕刚介绍,我和张国成在北京望京他的公司认识,迄今,一晃整整十年。

3.鸟巢

孔子和平奖的八年历史(2010-2017),是坎坷的,同时也是传奇的。从2018年开始,除了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讲课,我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读书和写诗上,主要在鸟巢东边的巢·咖啡馆写诗。从2020年开始,我的时间几乎又全部花在歌剧《红楼梦》(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的运作上。

2022年春节刚过不久,我在巢·咖啡馆为写作长诗《春秋十八拍》做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全面研究夏商周史和春秋战国史。这期间,我接到了仡佬族书法家张国成的电话。

冥冥之中,仡佬派和仡佬主义的非凡历史,静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4.歌剧《王阳明》

2022年上半年,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值得记录。第一件事情是,5月中旬我去贵阳,与作曲家柳进军、小说家王华,花了几天时间修改歌剧《王阳明》剧本;再就是我完成了长诗《春秋十八拍》;第三件事情,现在看来非常重要:接到张国成的电话,我去了望京SOHO塔1,几年没见,见面特别高兴。张国成兄弟高高大大,特别帅气,仡佬族,来自贵州遵义凤冈,从小酷爱书法,极具书法天赋,在北京上大学,在北京开公司,风生水起。他的公司名字叫:汇博盟,主要做建筑加固,在建筑加固这个领域,汇博盟属于中国的龙头企业——汇聚菁英,博采众长,盟约天下。

5.望京SOHO

2022年3月底4月初,我和张国成兄弟在北京望京SOHO塔1B座5层汇博盟的再次见面,如前所述,静悄悄地拉开了仡佬派、仡佬主义的帷幕。

这里补充一句,5月初,张国成去北京琉璃厂,认识了书法家张少平、画家胡小鱼。张少平现在是“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胡小鱼现在是“仡佬派”三十六天罡星之一。

6.抖音

这几年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太大。由于喜欢书法,张国成把张少平、胡小鱼夫妻俩邀请到望京SOHO,我也经常去望京SOHO。于是,张国成开始策划用抖音来宣传中国成语的故事。2022年7月,我在望京SOHO陆陆续续讲了百多个成语的故事。7月底8月初,我在贵阳,还回了一趟沿河。等我返回北京,又讲了两次成语的故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讲述成语的故事这件事就完全停了下来。

7.仡佬书画院

2022年7月底8月初是一个转折点。7月底如果我不去贵阳,成语的故事也许还会讲下去。8月初我从贵阳返回北京,文文当主持人,我又讲了两次成语的故事,还是一周一次。8月中旬,讲述成语的故事这件事情完全停了下来。于是,我开始琢磨如何运作北京仡佬书画院,因为张国成在此之前一两个月,在望京SOHO塔1商业区6层挂上了一块木刻牌子:北京仡佬书画院,著名书法家朱守道先生题写的牌匾。

8.仡佬派

如果只是运作北京仡佬书画院,我会只围绕书法家和画家来考虑问题。2010年至2017年,长达八年的名震全世界的孔子和平奖历程,评审委员会委员有几十位,其中有几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包括萧宽、邱拙、金云、苗桂欣、邹贵生、萧宏、石寒松、龙黔石等。这些书法家和画家,由于岁月的久经考验和磨炼,和我的关系很近很近,我们几乎都已经成为真正的兄弟之间的关系。所以,北京仡佬书画院最初的框架由他们构成,他们是北京仡佬书画院的元老级人物,是即将诞生的“仡佬派”十八罗汉的灵魂。

“仡佬派”这个概念一旦出现,标志着书法家和画家以外的精英人物,包括诗人、音乐家、学者等,也逐步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9.萧宽

萧宽,1949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河北沧州。在内蒙古插队、工作二十多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初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著名诗人,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著名雕塑家,等等。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在当今中国艺术界,萧宽先生傲骨铮铮,才华横溢,思想深邃,其一言一行,可以说独步天下,逍遥自在。

为了打造北京仡佬书画院,为了“仡佬派”的创建,我和北京仡佬书画院院长张国成驱车位于北京天通苑北边的威尼斯花园,去拜访萧宽先生,向萧宽先生请教。20多年的兄弟情谊,萧宽先生对我而言,对北京仡佬书画院而言,可以说有求必应。

是的,一切皆圆满。

10.符号

仡佬派的“仡佬”,仡佬派十八罗汉的“十八罗汉”,说到底,其实都是一个符号。最初我作为北京仡佬书画院(2022年10月14日,北京仡佬书画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并正式以文化公司的名义在工商局成功注册)的总策划,只是在考虑如何以北京仡佬书画院为根据地,有效宣传仡佬族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饮食服饰、历史地理,等等。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仡佬”两个字蕴藏着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民主,自由,等等。仡佬,从人从乞,从人从老,其独特而深广的内涵早就已经从最初的“濮”、“僚”等狭隘的民族主义范畴,逐步地演绎成了当下的形态:无论从什么方面看,其实都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在辽阔的东方,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上,几十个民族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所以,越来越难分彼此。

萧宽作品

11.十八罗汉

是的,拥有五六十万人的仡佬族,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领袖和文化领袖。仡佬族,主要聚居地是贵州遵义市的几个县:务川县,道真县,凤冈县,等等。来自贵州遵义市凤冈县的张国成,最近以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为立足点,开始与仡佬族学者骆长木先生共同主编《仡佬字典》或《仡佬词典》之类的图书,开始委托民族服饰专家去研究仡佬族的服饰,开始与仡佬族女歌手李泓滢合作,用仡佬语翻唱民歌民谣,等等。

作为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仡佬族最活跃的书法家,张国成可以说是“仡佬派”的第一个罗汉。是的,我担任总策划的仡佬派十八罗汉正在云集,正在风起云涌,首先是张国成,之后,也就是2022年5月初,张国成去琉璃厂请来了书法家张少平、画家胡小鱼,再之后就是我邀请的著名画家萧宽及其女儿萧楠。

考虑到“仡佬派”的整体布局,经过反复研究,萧楠和胡小鱼从“仡佬派”十八罗汉队伍退出,进入“仡佬派”三十六天罡星阵营。

张国成作品

12.路线图

“仡佬派”十八罗汉的路线图,如下:

(1)张国成,仡佬族,酷爱书法,2022年4月、5月、6月,在北京望京SOHO,运作北京仡佬书画院,担任书画院院长。7月,我和张国成录制抖音视频,每周讲一次成语的故事;

(2)我积极配合张国成运作北京仡佬书画院,担任书画院的总策划。为了使北京仡佬书画院有名有实,我和张国成开始提出“仡佬派”的概念,开始围绕书法家和画家,运作“仡佬派”十八罗汉;

(3)2022年5月初,张国成去北京琉璃厂邀请书法家张少平、画家胡小鱼。张少平现在是“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胡小鱼现在是“仡佬派”三十六天罡星之一;

(4)2022年8月中旬,停止录制抖音视频,停止讲述成语的故事。我和张国成去北京天通苑北边的威尼斯花园,拜访著名画家萧宽。萧宽现在是“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萧楠现在是“仡佬派”三十六天罡星之一。

“仡佬派”十八罗汉的基础,就这样奠定了。当代中国艺术史的大转折,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张国成作品

13.轮廓

在我看来,萧宽是当今中国少数几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和扬州八怪(郑板桥、金农、黄慎、高翔、李方膺、李鱓、罗聘、汪士慎)的卓然于世的影子。

在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名单里,有几位非常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除了萧宽,还有居住在北京宋庄画家村的苗桂欣、邹贵生、萧宏,还有清华大学教授邱拙和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金云。除此之外,居住在陕西汉中的石寒松和河北邢台的王千山,前者的“油菜花系列”和“冰雪画系列”早已名播画坛,后者的“牡丹系列”创作和“梅花系列”创作,也非同凡响。

2022年8月底9月初,我与上述朋友反复沟通,邀请他们参与北京仡佬书画院的建设工作,共同组建“仡佬派”十八罗汉艺术大本营。

张国成作品

14.金云

2022年9月初,我先后去了河北廊坊老安馆和北京通州区宋庄画家村,与著名山水画画家金云、画马名家苗桂欣、著名书法家邹贵生欢聚,沟通“仡佬派”十八罗汉的相关运作细节。

金云,1956年出生,天津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代表作品有《山居红柿》《山河揽胜图》,等等。

最近百多年来,中国山水画画家们一扫临古之风,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开创了写生的新途径。金云作为当下中国最杰出的山水画画家之一,其不拘一格的画风,其笔墨情趣中的韵律感,展现出了一种独立于其他同时代山水画画家的审美情趣,书写了只属于自己的山水画美学诉求:“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15.山水画的诞生

“仡佬派”十八罗汉中,擅长山水画的画家除了金云,还有长期创作“冰雪山林画”的石寒松。石寒松是“冰雪画派”创始人于志学的得意弟子,十几年前居住北京时期主要潜心于“冰雪山林画”的创作,现在回到陕西汉中老家,则主要创作“油菜花系列”,偶尔也创作“冰雪山林画系列”,成绩斐然。

中国的山水画,比起西方的风景画来,起码要早1000多年。它所呈现的图像和意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前,上古先人的觉醒便以图像方式记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开始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的文化内涵。从仰韶文化起,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具有象征性,越来越趋于或者说是反复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如《稷神崇拜图》,这幅图中的禾、田、人的关系传达了先祖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朴素领悟。再比如《村落图》,用岩画形式记述了人类对农耕定居的“家”的理解。总之,《稷神崇拜图》和《村落图》,向我们传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伴随着艺术自身的日益丰富而不断地向前拓展和深化。

到了秦汉时期,殿堂宫室的壁画成为时代的主流。中国美术由此逐渐摆脱了其原始形态。直到魏晋时期,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的出现,才为山水画的诞生彻底铺平了道路。与大诗人谢灵运、陶渊明同时代的大画家顾恺之,其代表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第一次将山水搬上了中国美术的舞台。

是的,山水画诞生了。

金云作品

16.我的历史

十几年前,在绘画道路上跋涉多年的石寒松,从陕西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下汉水河边出发,来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指导他的导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于志学先生。在中国美术界,于志学因创立了“冰雪画派”而名声显赫,成就非凡。在北京生活、学习、创作了若干年,石寒松的绘画水平已经赢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开始大胆尝试创立自己的“中原秦巴冰雪山林画”。这期间,我和石寒松来往频繁,隔三差五聚在一起,他画他的画儿,我写我的诗,大家乐在其中。

也许我是一个天生追求自由的人,1997年7月,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分配到北京市教委工作,之后到国家教育部工作,之后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编辑部工作,现在回忆起来,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太当回事儿。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杰出的诗人,一个开宗立派、追求卓越、追求伟大的诗人,并为此而不断奋斗,迄今为止,初心未改。1999年11月、12月,我和莫非、树才、上帝的拇指、刘文旋、温皓然等诗人共同创立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写作”,这个流派影响很大,与“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鼎足而三,为21世纪的中国新诗发展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强大活力。2010年,我和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清华大学邱拙教授、复旦大学陈玉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赵总宽教授、南京大学黄端端教授、东南大学张锡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芮玉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仪名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熊坤新教授、北方工业大学王建省教授等朋友,共同创立了名震全世界的孔子和平奖,一干就是八年(2010年-2017年),让挪威前首相、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亚格兰都看傻了。2011年,亚格兰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面对全世界说:“中国举办孔子和平奖,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欢迎竞争。”2016年端午节,我和上帝的拇指、刘文旋、喻子涵、温皓然、戴潍娜、吕本怀、城春草木、杨拓夫、叶冰、落雪、于雅君、蓝雪、君兮、邓键等诗人,共同推出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2022年夏天、秋天,一个史无前例的、同时涵纳艺术、文学、哲学和科学的“仡佬派”,突然横空出世,堪称气壮山河。我和张国成在策划“仡佬派”的时候,参考和借鉴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等等。

是的,历史还在继续,奇迹仍然会发生。

张国成作品

17.山水画梗概

“仡佬派”十八罗汉里面,有两个画油画,一个是邱拙,一个是萧宏;有两个画山水画,一个是金云,一个是石寒松。

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峰、石、云、水、树等山水画的重要元素已经进入了魏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两幅代表作中,从而揭开了中国山水画的序幕。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真迹。到了唐代,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形成了工细巧整、金碧辉映的青绿山水,还有以墨代彩的“南宗山水”,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

宋代,山水画坛可谓名家辈出。宋初山水画出现了两大流派:北方派和南方派。北方派雄强挺拔,得秦陇山水之骨法,以李成、范宽、郭熙为代表;南方派“淡墨轻岚”,得江南山水之神气,以董源、巨然为领袖。山水画的许多表现方法,都创始于两宋时期。

元代是山水画的重大转变期。山水画表现形式由五代以前色彩为主,经过两宋色彩、水墨交相辉映时期,至元代,水墨逐渐占据画坛的统治地位,使山水画向文人画的方向,更前进了一步。不求形似,追求画中见我,讲究笔墨情趣、诗书画印给合等,由此而形成的文人派写意山水画,雄踞画坛达几百年之久,影响力持续至今。

明代早期,宫廷画派与浙派盛行,主要以戴进、吴伟为代表,继承与发扬南宋院体。明代中期出现了杰出的文人画家,被称为“吴门四杰”,分别是沈周、文征明、仇英、董其昌。而清代,山水画的主要代表是以摹古为主的“四王”,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18.石寒松

“仡佬派”十八罗汉,有三位居住在北京以外:居住于陕西省汉中市的石寒松,主要画山水,尤其是“冰雪山林系列”,同时也创作了不少“油菜花系列”;居住于河北省邢台市的王千山,则主攻花鸟画,长期研究和创作“牡丹系列”和“梅花系列”;居住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张建华,对画竹子,情有独钟,其笔下的竹子,境界高妙,高风亮节,颇具君子之风。

在上述三位画家中,我和石寒松的交往,时间最长,长达十几年。石寒松,中国山水画研究会陕西分会会员。2019年至2020年,石寒松与汉中市的一些画家共同成立了“陕南画派研究会”,并担任会长;还在定军山下汉水河边修建了“石寒松艺术馆”。近两三年,我去过几次位于青山绿水之间的石寒松艺术馆,环境幽静,布局讲究,处处洋溢着巴山秦水之美,令人陶醉。在艺术探索上,石寒松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冰雪画法,与传统山水画的种种主要元素,加以巧妙混合,巧妙重组,从而使皑皑白雪、冷冷冰霜、莽莽丘壑、淙淙流水、层层梯田、偏僻的乡村风光、超然的古寺塔影等,向我们扑面而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震撼。代表作有《思归》《梦回故园》和《梦里家山唤子归》等。

统而观之,石寒松的冰雪山水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墨有韵,白有光”,其作品的整体特色是超凡脱尘,一派澄明,为2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打开了一角崭新的天地。石寒松的导师、中国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是这样评价他的弟子的:“石寒松是一个有主体创新意识的画家。”

石寒松作品

19.歌曲《呵嗬》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56个民族之一——仡佬族,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仡佬派”和仡佬主义,2022年8月22日,我和仡佬族书法家、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张国成共同创作了歌词《呵嗬——仡佬传奇》,由著名作曲家臧云飞先生谱曲。近期这首歌曲在北京高碑店玩乐录音棚录音时,歌名改为《幸福仡佬》。臧云飞是当今中国最杰出的少数几个作曲家之一,其代表作有《珠穆朗玛》《一二三四歌》和《当兵的人》,等等。仡佬语版《幸福仡佬》,由来自贵州遵义市凤冈的仡佬族青年女歌唱家、CCTV2008年星光大道亚军李泓滢演唱。汉语版《幸福仡佬》,近期将正式录音。

附录:谯达摩、张国成的歌词:《幸福仡佬》(副标题《呵嗬——仡佬传奇》)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你唱你的山歌,

我打我的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提桶来担水,

劈柴去烧火。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才过这座山,

又趟那条河。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门前千座山,

屋后万道坡。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太阳黄金鼓,

月亮白银锣。

呵嗬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呵嗬又呵嗬。

你唱你的山歌,

我打我的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呵嗬又呵嗬。

天空耶,天空耶,

呵嗬呵嗬又呵嗬!

大地耶,大地耶,

呵嗬呵嗬又呵嗬!

呵嗬又呵嗬,

呵嗬又呵嗬!

20.歌词大意

我和张国成创作《幸福仡佬》(副标题《呵嗬——仡佬传奇》)的初心是:宣传仡佬族,提高仡佬族的知名度;为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写一首院歌,同时大力宣传仡佬族,宣传华夏仡佬书画院;打造东方第一神曲,让全世界知道仡佬族。

现在看来,《幸福仡佬》(副标题《呵嗬——仡佬传奇》)这首歌曲在有效宣传仡佬族的同时,还积极传播了仡佬派、仡佬主义。

《幸福仡佬》(副标题《呵嗬——仡佬传奇》)的歌词,大意如下:

(1)仡佬,在此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整个人类;

(2)呵嗬,无数的呵嗬,构成人类漫长艰辛、坎坎坷坷的历史;

(3)“你唱你的山歌,我打我的呵嗬”,象征人类不断地走向独立与自由;

(4)“提桶来担水,劈柴去烧火”,反映人类的日常劳动生活;

(5)“才过这座山,又趟那条河”,反映人类历史的痛苦与艰难;

(6)“门前千座山,屋后万道坡”,强调的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再次强调了人类在跋山涉水的历史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7)“太阳黄金鼓,月亮白银锣”,象征人类在不断地重返天人合一的境界;

(8)“天空耶,天空耶/大地耶,大地耶”,意思是,回首过去,置身当下,展望未来,人类在祈祷。

21.花鸟画的崛起

前面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居住于陕西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下汉水河边的、直接参与了“冰雪山水画派”和“陕南画派”的、主攻山水画的石寒松;而居住于河北省邢台市的王千山,则主要创作花鸟画,其中“牡丹花系列”和“梅花系列”,特别引人注目。

花鸟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山水画的历史同时,同样始于东晋顾恺之(约345年—406年)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在这幅画里,顾恺之画了两只朱红色的长尾鸟,一只惊飞回望,一只伸颈欲飞,非常生动有趣,在流传至今的卷轴画上,这要算是最早的了。自东晋,经南北朝,到隋唐(公元4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公元7世纪),在这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绘画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各种养料,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多样化。这几百年的文献上,已经零零星星出现了一些花鸟画画家的名字。

到了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据《宣和画谱》(书成于公元1120年)记载,有8位花鸟画画家,其中以擅长画鹤的薛稷,最为著名,连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诗称赞他。

五代到北宋末(公元907年—1127年),花鸟画可以说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主张写生,主张师造化。主要作品有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崔白的《寒雀图卷》《双喜图》《竹鸥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枇杷山鸟图》《红蓼白鹅图》,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赵昌的《四喜图》,黄居的《山鹧棘雀图》,等等。

22.王千山

“仡佬派”十八罗汉中的石寒松和王千山,一个居住于陕西省汉中市,一个居住于河北省邢台市。前者的“冰雪山林画系列”和“油菜花系列”创作,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这篇随笔里,我只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冰雪山林画系列”,而“油菜花系列”将放在下一篇文章里来谈论。后者,也就是王千山的“牡丹花系列”和“梅花系列”的艺术创作,都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营造出了自己不凡的艺术空间。在此,限于篇幅,我们只简单说说他的“牡丹花系列”的艺术特色,至于“梅花系列”,今后再一点一点地阐释。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作为“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王千山的“牡丹花系列”作品整体而言,仿佛承载了整个春天的盛大交响乐的高潮部分:是的,牡丹的盛开自然而然地给了春天一个体面的收场。总之,王千山笔下的“牡丹花系列”,清新灵妙,鲜活多姿,情趣盎然,超凡脱俗,不染尘埃。换言之,王千山的牡丹,媚骨与傲骨天成,天生的倾城与倾国,即使在如火如荼的鼎盛时期,也显示出它的无边无际的雅致、质朴和淡然,从而胜过漫长的牡丹绘画史上它那夺目的富贵、怒放,乃至它的妖娆。

23.牡丹绘画史

中国的牡丹绘画史,始于北齐。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

《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又据唐《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今洛阳西苑公园一带),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事物纪原》记载:“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

综上所述,牡丹绘画史始于北齐,中经隋代,直到唐朝,被不知不觉地染上了大富大贵的皇家色彩。牡丹绘画史进入唐朝,境界豁然开朗,绚烂至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这幅作品以工笔重彩为表现手法,给予牡丹以繁华富贵的特殊内涵和精神气质。这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牡丹绘画作品。自唐末两宋至元明时期,牡丹绘画史进入开阔地带。明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审美诉求日益多元化。仇英的《玉兔牡丹图》《携姬赏花图》中的硕大而热烈的牡丹花,传递出情色的信息,烘托出了一种情欲弥漫的夏夜氛围。换言之,作为被誉为“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中的大画家仇英,在整个牡丹绘画史上,向一直以来代表的荣华富贵属性,发起了挑战。

王千山的“牡丹花系列”作品,既勃发着繁华富贵气象,又蕴含着深山野林逸趣。从他的艺术追求轨迹上,我看到了王雪涛、陈子庄的影子。王千山,这位生活于燕赵大地上的杰出中国花鸟画画家,以其非凡的禀赋踏入中国画坛,在“仡佬派”十八罗汉中显得卓尔不群,令人赞叹。

王千山,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河北省邢台市云梦山麓。

王千山作品

24.画家村

北京有两个地方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一个是位于朝阳区的798,另一个是位于通州区的宋庄画家村。这两个地方我经常去,798离城区很近,其实现在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宋庄画家村,顾名思义,以前是一些村子,现在这里据说云集了一万多个画家,艺术氛围特别浓,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卖笔墨纸砚的,裱字裱画的,卖烟酒的,开餐馆的。798聚集的,主要是一些搞“当代艺术”或者说是“先锋艺术”的;宋庄画家村云集的,主要是搞“传统艺术”的。外省很多画家、书法家,据说想方设法都要到北京宋庄画家村来看看,甚至到画家村定居、创作,圆自己的艺术梦,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总之,798和宋庄画家村,随时都有可能书写或创造伟大的艺术传奇。

喜欢去宋庄画家村,是因为我有几个非常好的朋友在画家村生活、创作,他们是邱拙、萧宏、苗桂欣、邹贵生、马青原。这五位朋友,2022年9月初,应我和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张国成的邀请,加盟“仡佬派”十八罗汉大本营。除了马青原,邱拙、萧宏、苗桂欣、邹贵生,曾经都是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所以见面的机会多一些,彼此也更了解一些。邱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主攻油画;萧宏,贵州遵义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也是主攻油画。邱拙的油画创作偏向于“传统”一点,萧宏的油画创作则非常“前卫”和“先锋”。苗桂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画马;邹贵生,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主攻楷书,兼及行草隶书等字体。

马青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中国少数几个非常杰出的女书法家之一。

25.苗桂欣

关于邱拙、萧宏的油画的介绍,关于邹贵生、马青原的书法的介绍,这里暂时放一下,我们先简单介绍“当代马王”苗桂欣。

大约在5000年前,中亚先民驯服了奔腾不羁的野马,从此,人与马开始逐渐沟通,彼此成为朋友。随着时间的展开,驯马技术东渐,传到中国,在夏商时期,马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和战争工具。马的钢铁般的非凡体魄和不屈不挠的一往无前的奋进精神,不断感染着无数的艺术家们,所以他们画马,从各个角度画马,于是,马成了艺术家们笔下的千古不朽的、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关画马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战国时期韩非子,记有: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又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现在可见的最早的马画是秦代壁画《车马出行图》,这幅图造型简略,动感极强,为中国画马史拉开了伟大的历史性序幕。

是的,一匹黑马,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在寻找自己的骑手。

苗桂欣,河北省涞水县人,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擅长画马,其笔下的马,气势恢弘,品质非凡,或凌空疾驰,或山巅伫立,或草地悠闲,或中流击水。代表作有《王者雄风》《立马昆仑》《草地之春》等。

苗桂欣作品

26.邹贵生

2022年9月9日下午,在北京通州区宋庄画家村,我和著名画家苗桂欣、著名书法家邹贵生欢聚。真是太巧了!苗桂欣和邹贵生几乎可以说是比邻而居。当天下午,我代表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张国成,正式邀请苗桂欣、邹贵生进入“仡佬派”十八罗汉队伍,两位老朋友欣然答应。说实话,作为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我对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所有评委,都有钦佩感佩之心,他们无条件地支持我很多年,所以,我常常在思索,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尽己所能,多多少少地为他们做点什么。偶尔反过来想了想,好像还是他们又在无件地支持我。也许,这就是朋友之间、兄弟之间的增上缘,互相成就,皆大欢喜。

邹贵生,1962年出生,江西李渡人,号清远散人,厚墨堂主,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画院书法家,北京画院王文芳工作室画家。代表作有小楷作品《红楼梦》,丈二小楷作品《道德经》(人民大会堂收藏),小楷作品《正书单字大全》。自创万丝草书法。

在北京通州区宋庄画家村,邹贵生和马青原,作为“仡佬派”十八罗汉中的非常杰出的书法家,历史将证明,他们光芒四射的名字,将永垂史册。

27.书法

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缘起于北京仡佬书画院。北京仡佬书画院,缘起于书法。仡佬族书法家张国成天赋异禀,酷爱艺术,与笔墨纸砚天生有缘,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筹备北京仡佬书画院,并于2022年10月14日,终于以文化公司的名义,正式成立了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

仡佬派,缘起于北京仡佬书画院,也就是现在我们谈论的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张国成担任院长,邓锋担任总经纪人,我担任总策划。在“仡佬派”十八罗汉中,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除了张国成、张少平,还有萧宽、邹贵生、马青原、吴明礼、韩冬,他们几位的书法造诣、书法境界肯定有差别,但毫无疑问都气象非凡,直抵“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甲骨文的诞生就闪耀着中国上古先人伟大的智慧之光。中国书法在其萌芽时期,也就是殷商至汉末三国时期,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历经变革,创造了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多种形式的书写艺术。其中,特别是草书,最能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所以,到了唐朝的张旭(约685—约759)、怀素(725—785),中国的书法艺术,堪称登峰造极。张旭、怀素,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林语堂曾说过:“在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美之点。”

邹贵生作品

28.书法简史

如前所述,中国书法的萌芽时期,是殷商汉末三国时期,也就是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3世纪,时间跨度将近2000年。换言之,萌芽期极其浸长。

之后,中国书法的发展进入其成熟期,时间跨度是从晋、南北朝,至隋唐,也就是从公元3世纪末到公元10世纪初。这一阶段,书法艺术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于简易的草书、行书和真书。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在中国书法史上树立了巍巍丰碑,至今仍然大放异彩,不可逾越。到了唐代,涌现出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书法家,璀璨夺目。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的轨道。出现了北宋的“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等。明代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清代书法则以帖学、碑学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大致以嘉庆、道光之际为分期点。

中国书法进入近现代以来,如果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那么近现代则尚变。统而观之,吴昌硕擅石鼓,康有为长碑版,于右任标草书,沈尹默继帖学,毛泽东主纵草,曹秋圃重师传,吴玉如宗“二王”,林散之显灵逸,沙孟海名题榜,启功爱“瘦硬”,文怀沙推法书,王学仲崇古朴,欧阳中石弘法度,等等。这些书法大家的艺术境界,各有千秋,历久弥新。

接下来,“仡佬派”的书法家们,将闪亮登场。而在他们之中,有一个人的影子特别引人瞩目,她就是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杰出女书法家——马青原。

29.马青原

相由心生,此言不虚。在“仡佬派”几位书法家中,萧宽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喜欢写诗,是“第三条道路写作”代表诗人,代表作是《草籽宣言》,近20多年酷爱老子及其《道德经》,书写《道德经》,用漫画的形式画《道德经》,在玉片上雕刻《道德经》,所以,萧宽的长相越来越像传说中的老子,一派仙风道骨,仿佛不食人间烟火;邹贵生、张少平、张国成,一看就是儒者,中庸,斯文,彬彬有礼;吴明礼的书法有“侠者之气”,有墨家风范;马青原经常应邀到寺庙抄写佛经,长时间濡染佛教氛围,久而久之,其人其书自然会有佛家之气,慈悲之心。

马青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和首都师范大学重彩画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工笔重彩画协会会员,北京一刀印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常务副主席,作品多次入全国及省级展览,获中国书协乌海杯全国书法大展最高奖。

马青原作品

30.三剑客

关于“仡佬派”十八罗汉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仡佬派”十八罗汉究竟指的是哪十八家?这一过程,这些细节,随着我的文章的一点点展开,正在逐步变得明朗和清晰起来。从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仡佬族优秀书法家张国成开始叙述,经书法家张少平、画家胡小鱼夫妻俩,再经画家萧宽、萧楠父女俩,到画家金云、石寒松、王千山、苗桂欣,到书法家邹贵生、马青原、吴明礼,我们的叙述是成功的,是行云流水的,是点到为止、自然而然的。书法之后,我们将介绍两位油画家:邱拙、萧宏,将介绍画家张建华、郭丰,以及书法家吴明礼,再之后,就到了介绍画家龙黔石、书法家韩冬,最后介绍画家吴建堂。在此补充一句,我是按照进入“仡佬派”十八罗汉阵营的先后顺序来介绍的,不存在故意先介绍谁、后介绍谁的问题。打造20世纪最后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写作”,我花了长达14年的时间(1999—2013),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现在堪称诸事自在、游刃有余。

2022年10月31日晚,我去北京望京SOHO塔1汇博盟公司,参与张国成、李泓滢的直播。张国成告诉我,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目前要重点打造“三个一”:一首歌,也就是我和张国成作词、臧云飞作曲、李泓滢演唱的《幸福仡佬》(仡佬语版,副标题《呵嗬——仡佬传奇》);一本书,也就是张国成、骆长木主编的《仡佬字典》(暂定名);一个人,也就是推出仡佬族女歌手、2008年CCTⅤ星光大道亚军李泓滢。我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是在反复为“仡佬派”奠定基础。张国成作为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李泓滢作为“仡佬金花”、我作为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总策划,我们实际上在扮演“三剑客”的角色。

31.孔子和平奖

2010年秋天,诺贝尔和平奖宣布授予刘晓波,这在东西方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为了平衡因东西方哲学理念的不同,而导致的和平思想出现重大分歧,这一年11月、12月,我创办了被东西方大多数主流媒体(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CNN,英国的BBC,俄罗斯《晨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法国法新社,德国的德新社、《法兰克福汇报》,日本的《朝日新闻》,荷兰国际电视台,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中国的《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等)广泛关注和持久报道的孔子和平奖(2010—2017)。毫不客气地说,孔子和平奖堪称中国第一奖,甚至是东方第一奖,直接PK诺贝尔和平奖。是的,历史将在未来的某个伟大时刻,予以证明,予以证实,予以圆满。

在创办孔子和平奖的最初两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孔庆东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邱拙教授,为推动孔子和平奖,做出了非常卓越、非常杰出的贡献。在此,我要向他们,向2010年—2017年参与过孔子和平奖的所有评审委员会委员,致敬。最近两三个月,我邀请邱拙教授进入“仡佬派”十八罗汉大本营,邀请孔庆东教授担任“仡佬派”学术总顾问。

是的,此生故彼生,兄弟之间的增上缘,还在继续,还在书写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天涯传奇。

32.邱拙

作为赫赫有名的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实力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作为“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我们现在来简单介绍一下邱拙。

邱拙,1953年正月十五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山东省寿光县。197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靳尚谊、闻立鹏等知名教授。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200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到清华大学后,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另外,邱拙还担任北京市东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九洲书画艺术研究会油画院院长。

2003年2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邱拙的作品展,展出50幅作品;2003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再次举办邱拙作品展,展出作品70幅;2005年6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厅,展览邱拙作品40幅;2006年11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又举办邱拙作品展,展览作品62幅。

由此可见,邱拙是当今中国最具实力的,或者说是造诣最深的少数几个现实主义油画家之一。关于邱拙的油画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立国教授是这样评价的:“邱拙先生是一位多年坚持风景、静物、人物写生的油画家。……邱拙先生深得写生色彩的奥秘。这得益于他早年就读的中央美术学院。他就学时正是学院倡导写生之时,有的导师深通写生色彩,再加上他三十多年勤奋与坚持,三十多年的教学。他每年春季或秋季都怀着对生命的激情与渴望,远离拥挤、相互倾轧的人群,直接面对他最亲近的自然,畅叙一种其他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怀。……”

邱拙作品

33.“油画之父”

“仡佬派”十八罗汉包括两类人物,一类是书法家,另一类是画家。在画家中,有画国画的,有画油画的。画国画的,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萧宽、金云、石寒松、苗桂欣;画油画的,总共有两位:邱拙,萧宏。前面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邱拙,现在我们打算介绍一下萧宏。在介绍萧宏之前,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油画的历史。

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极具影响力的画种。油画的丰富表现力在它的发展中日益显著,是世界上沟通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必然要受到当时艺术思想的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1385—1441)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并且15世纪之前的蛋彩画、干壁画等主题,多是以宗教题材为主。

最初的蛋彩是通过在蛋黄中掺入糖、蜜或无花果汁,以增加粘性。湿壁画是预先用石灰混沙准备出一块一次可以画完的墙面,趁灰尘未干着色,颜料渗人石灰中,干燥后形成坚固的碳酸钙表面,利于色彩的长久附着;干壁画则是在干透的灰泥底上着色。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即中世纪,留存的壁画基本上是干壁画。

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因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而被誉为“油画之父”。

34.《濮文仡佬天书》

张国成,仡佬族天赋异禀的书法家,正在形成或正在成长中的仡佬族文化领袖和精神领袖;骆长木,仡佬族非常杰出的学者。

最近,张国成和骆长木共同主编了一本书,书名叫《濮文仡佬天书》,该书令我震惊,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与《濮祖经》相关的讯息。由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共同编辑的《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一书,节录了《濮祖经》的相关内容;在《仡佬族语言文字》一章中,以《仡佬天书》为专题,节录了骆长木的仡佬文字译读。仡佬族文字的研究,为弘扬仡佬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民族在漫长的时间轨道上,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1949前,22个少数民族有文字24种。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创造了16种(苗语根据方言,创造4套文字方案),均为拉丁字母,其中傈僳文化比较特殊,使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字母颠倒形式。

现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族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

2022年11月,由张国成、骆长木共同主编的《濮文仡佬天书》,即将正式出版。该书的问世,将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研究,注入一股新鲜、强大的活力。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片

35.“仡佬王”

夜郎古国到底在哪里,迄今为止,争议很大。20多年前,我和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李岱松(李青松,诗人)去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当时的县委书记王行水(诗人)告诉我们,他们县正在争“夜郎古国”。我哈哈大笑,没有说话。我看了一些与夜郎传说相关的资料,贵州省北部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主要聚居地,似乎是夜郎古国的中心地带。“蛮王仡佬,开荒辟草”,这句话在这一带世世代代广泛流传,证实了仡佬族在中华农耕文明进程中的历史,非常久远。是的,夜郎王应该是仡佬族。一晃,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正在创造新的“仡佬王”。

张国成,1973年12月22日出生,仡佬族,贵州省凤冈县人,号黔北山人,著名书法家,工程师,EMBA工商管理硕士,建筑结构专家。2022年10月,创办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开创“仡佬派”,正在续写“仡佬传奇”。是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管它天荒地老,只管开荒辟草。

36.极简油画史

如前所述,在“仡佬派”的十八罗汉之中,有两位画油画的画家,一位是邱拙,另一位是萧宏。严格地说,邱拙是现实主义画家,萧宏是现代主义画家。作为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和“仡佬派”的总策划,我实际上是在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书法家、画家,“团结”在一起,以“十八罗汉”的形式,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强行推入中国当代艺术史。当代艺术史家吕澎说过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历史是有问题的烟云,艺术史也不例外。”

在简单介绍萧宏之前,我们在此简要概括一下油画的历史。在被誉为“油画之父”的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之前,有两个阶段需要提一下,一个是古代绘画阶段,一个是中世纪油画阶段。所谓中世纪,是指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段时期。在这一千多年的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中世纪之后,16世纪,欧洲各国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尼德兰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扬·凡·艾克的作品,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油画的历史新篇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画派,一个是佛罗伦萨画派,一个是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油画的历史令人眼花缭乱: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未来主义,波普主义,超级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

37.萧宏

西方油画进入中国后,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00年到1920年代前后。这是中国油画的引进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20年代到1950年。这是中国油画的成长、开拓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50年到1978年前后。这是中国油画建立统一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的阶段。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到当下。这是中国油画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阶段。

“仡佬派”十八罗汉中的两位从事油画创作的画家:邱拙和萧宏,都处于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的第四阶段。关于邱拙,我们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萧宏。

萧宏,1964年12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人。自幼酷爱美术,七岁拜师学画,启蒙老师杜运开是刘海粟的高足、上海美专首届毕业生。1992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200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第三工作室艺术硕士。中国壁画学会会员,新加坡中华艺术研究会永久会员,韩·中·日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2009年,参加“中国当代油画——建国六十周年香港学术邀请展”;2010年,北京798赫立画廊举办“萧·解—似与不似——萧宏油画展”,同年参加在日本福冈美术馆举办的“中·日·韩国际美术家展”;2013年,参加上海刘海粟艺术馆“微关系—学院气象”全国巡回展;2014年,参加成都当代艺术馆“跨越领域”油画展。

萧宏作品

38.雏形

2022年7月27日,我和郭丰沟通打算逐步组建“仡佬派”十八罗汉的一些想法;2022年8月31日,我和远在广州的张建华(村子)沟通“仡佬派”十八罗汉的一些初步构想。张建华和郭丰都是当今中国非常杰出的艺术家,前者在雕塑领域,堪称卓越非凡;后者擅长以禅意入画,境界高妙。他们对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对“仡佬派”、对“仡佬派”十八罗汉阵营的组建,表示大力支持。2022年9月12月傍晚,应我和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张国成的邀请,画家郭丰、书法家吴明礼来到了北京望京SOHO塔1,以艺术的名义,以友谊的名义,兄弟欢聚,其乐无穷。

本文断断续续写到这里,史无前例、却又效法“竹林七贤”和“扬州八怪”的“仡佬派”十八罗汉,基本上都快到位了。目前到位的、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是:张国成、张少平、萧宽、金云、石寒松、王千山、苗桂欣、邹贵生、马青原、邱拙、萧宏、郭丰、张建华、吴明礼。被誉为“画龙第一人”的龙黔石、著名篆刻家韩冬、被誉为“捻条画大师”的吴建堂,他们三位,即将到来。十八罗汉,即将圆满。

是的,已经十七位了。“仡佬派”十八罗汉的最后一个,是我。

39.访谈录

2022年8月12日和9月28日,我开始产生了完成创作关于“仡佬派”十八罗汉访谈录的一点想法。于是,我和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张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一玄博士不断地沟通,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迄至目前,关于“仡佬派”十八罗汉的访谈录,已基本完成。目录如下:

《在天上,在人间——仡佬派十八罗汉访谈录》

总策划:谯达摩,张国成

学术总顾问:孔庆东

总经纪人:邓锋

访谈录负责人:王一玄

1.在天地之间,在山水之间——仡佬族书法家张国成先生访谈录

2.左边是牡丹,右边是梅花——著名画家王千山先生访谈录

3.高山流水,咫尺天涯——著名画家金云先生访谈录

4.在此刻,在天涯——著名画家邱拙先生访谈录

5.天马行空,踏响苍穹——著名画家苗桂欣先生访谈录

6.左边是竹林七贤,右边是扬州八怪——著名画家萧宽先生访谈录

7.走进油菜花丛,走进冰天雪地——著名画家石寒松先生访谈录

8.在古代,在今天——著名书法家吴明礼先生访谈录

9.风在写塞北,雨在写江南——著名书法家马青原女士访谈录

10.道可道,非常道——著名书法家邹贵生先生访谈录

11.左边是梵高,右边是莫奈——著名画家萧宏先生访谈录

1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著名画家张建华先生访谈录

13.在禅之中,在禅之外——著名画家郭丰先生访谈录

14.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著名画家龙黔石先生访谈录

15.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著名书法家张少平先生访谈录

16.艺坛巨擘,画界奇葩——著名画家吴建堂先生访谈录17.刀落惊风雨,印成震鬼神——著名篆刻家韩冬先生访谈录

18.打开群山之门,打开天空之门——当代诗狂谯达摩先生访谈录

40.“麦田守望者”

1951年,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出版了长篇小说《麦田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源于他的短篇小说《冲出麦迪逊的轻度反叛》。《麦田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1983年被引入中国。Catcher,原意是棒球队的“捕手”,1983年时,棒球运动在中国还鲜为人知,所以,Catcher 被译作“守望者”  。此后,“麦田”和“守望者”在中国知识界得到了象征意义上的广泛使用。

在这个意义上,“仡佬派”其实就是“麦田”,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和“十八罗汉”,其实就是“守望者”。在未来的某个历史阶段,“仡佬派”其实就是“中国派”,或者其实就是“东方派”,甚至,其实就是“世界派”。是的,无论面对“麦田”,还是置身于“麦田”之中,我们扮演的,其实就是:守望者。在这里,陈子昂的诗《登幽州台歌》,可以表达我们的某种心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022年11月5日,写于北京)

谯达摩,1966年6月5日出生,贵州沿河人。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供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诗刊》编辑部、中央美术学院。出版有诗集《摩崖石刻》等。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写作”代表诗人,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代表诗人。现在中国农业大学主讲百年中国新诗史纲。

为您推荐

经典永恒,未来无界 Rado瑞士雷达表时空艺术之夜璀璨而至

经典永恒,未来无界 Rado瑞士雷达表时空艺术之夜璀璨而至

(2025年4月25日,中国上海)Rado瑞士雷达表于上海隆重举办“经典永恒,未来无界”时空艺术之夜暨Anatom拱形系...
施华洛世奇闪耀发布照明娱乐小黄人家居摆件

施华洛世奇闪耀发布照明娱乐小黄人家居摆件

2025年4月—— 灵感源自照明娱乐公司小黄人(Illumination ‘s Minions),...
时空之弧 未来新章 全新Anatom拱形系列高科技陶瓷腕表再造锋芒

时空之弧 未来新章 全新Anatom拱形系列高科技陶瓷腕表再造锋芒

先锋造型感,勾勒时代光谱的前瞻笔触; 舒适的人体工学设计,以优美弧度重塑时光轨迹; 首次采用高科技陶瓷表壳与表链,沉淀出...
先锋领航,面向未来 Rado瑞士雷达表亮相2025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先锋领航,面向未来 Rado瑞士雷达表亮相2025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2025年4月13日,海南)Rado瑞士雷达表亮相2025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作为连续第五年参...

贵人鸟全面升级:深耕中国县域市场,守护大众安全,健康生活

开局知奋进,迎新再出发。2025年4月12日,以“破局·起势”为主题的贵人鸟品牌营销战略升级发布会在泉州泰禾洲际酒店隆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